- Chapter 1:口碑傳天下
- 1.社群媒體(Ex: FB, Twitter 或是其他微網誌工具)可以幫你瞭解網路上眾多的小眾市場
- 2.投入社群媒體讓你更有生產力
- 你可以在空閒或是等待的時候用行動上網觀察你朋友的線上動態
- 3.為因應社群媒體的需求,商業模式需要徹底改變,而非單純數位化
- 融入社群才能真正瞭解顧客的需求,與顧客互動才能讓顧客幫你宣傳,因為比起官方宣傳,消費者更相信她認識的人
- 4.傳統媒體的式微
- 為數眾多且質精的部落客(大多不是為了利益而寫作),只求觀眾的回饋及發聲,傳統媒體很難與免費且優質的寫手抗衡
- 5.新聞找上我們,我們創造新聞
- 記者上網抄新聞變成一種新的報導模式
- 6.社群媒體的使用者將所有的資料加上Tag,方便使用者搜尋
- EX:Wikipedia NicoNico Douga
- 7.病毒式行銷
- 如Matt、Rebecca Black等非預期性的暴紅
- Chapter 2:社群媒體=預防行為
- 1.由於人們希望融入社群,所以使用社群媒體成為一種趨勢
- 因此你必須為你的發言(甚至ID賬號)負責
- 2.網路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 鄉民為了得到真相將人肉搜尋變成一種常態,甚至衍生成網路霸凌,當然如果你舉止端正,就不必害怕
- 3.如果個人與公司積極的更新社群媒體,就如同背後有人在監視一樣,這個趨勢有好有壞,不過對社會價值來說大體是正面的
- 你還是可以選擇可以講的,不可以講的,然後不要預期你的朋友可以保守秘密
- 4.社群媒體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聯繫親子之間的關係
所以我都不教我父母玩社群媒體。這有好有壞,有時也關係到父母的開明程度- 5.顧客可以透過社群媒體宣泄情緒,公司可以輕易的找到負評跟負面文章
- 容易瞭解到消費者的想法,不管消費者偏激與否,以正面態度解決有助於提升公司整體形象
- 6.卓越的公司與個人會珍惜社群媒體上的重要意見,能指出改進方向的消費者彌足珍貴
- 若意見過於主觀,則改善僅限於個案,大方向還是要依靠公司對市場的瞭解加上對於自身能力與環境的評估去實行
- 7.糟糕的公司會操弄或抹煞社群媒體上的負評,好公司則是花時間處理客訴
- 不要低估消費者對產品的瞭解程度以及抱怨,嗜血的鄉民只會把公司更醜陋的東西挖出來。透過適當的搜尋技巧,網路可以說是近似透明的,因此請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及商業行為
- Chapter 3:社群媒體=炫耀行為
- 1.社群媒體讓個人可以即時評估自己的生活,告訴自己或是他人自己在忙什麼,這可以鼓勵更多人參與有意義的事情或慈善活動
- 分享生活有趣的一面,讓友人參與自己的生活
- 2.真人實境秀已經被寫實的社群媒體取代,重點圍繞在"我自己"跟"我的朋友"
- 人對挖掘他人隱私的慾望十分強烈,這也就是為什麼狗仔文化這麼風行。
- 3.社群媒體是新的收件夾:年輕人覺得電子郵件已經過時了
- 這個趨勢在台灣也越來明顯,越來越多人只看社群媒體,而不收Email,書中提到年輕人不愛Email是因為太正式了
- 4.新世代喜歡用社群媒體交流而非面對面式溝通,導致人際溝通技巧退化
- 鄉民的威能僅只於網路上,不過我相信回文回的嚇嚇叫的邏輯及溝通能力應該不會太差,新一輩的我就不確定了
- 5.新世代希望自己對周遭世界有所貢獻,他們善用社群媒體推動社會理念與慈善訴求
- 由於生活條件較於富裕,新世代對物質的需求較容易滿足,因此會將行為提升到改善社會以及慈善的意識層面
- 由於資源掬手可得,新世代對於各種資源的應用及分配能力更勝於年長者,不過也越來越不懂得珍惜資源
- 6.消費者想擁有並炫耀你的品牌,就讓他們作吧
- 炫耀文化(Ex:開箱文)的風行,讓品牌宣傳除了官方的介紹之外,更加的貼近人群,加上社群網路的擴散效益,使品牌價值與能見度提升/降低速度更快
- Chapter 4:歐巴馬靠社群媒體取勝
- 1.政治與商業面,開放的雙向交流(社群媒體)比單向交流(傳統/電子傳媒廣告)更加有效。社群媒體更擁有即時性與置入性行銷的特性
- 掌握網路及社群媒體才能抓住年輕選票,因此藍綠營候選人紛紛有自己的噗浪及臉書,這個做法十分正確。不過候選人(及其團隊)是否常常與使用者對話?還是流於推銷政見及理念,若是如此不算有效利用社群媒體(
一個讚一世情) - 各大品牌也紛紛申請各大社交平台帳號,不過有請專人與使用者對話與交流才是重點。
- 2.社群媒體讓選民參與,有助於投票率的提升(以2008美國總統大選為例,這次選舉是自1998大選以來最多年輕人參與及最高投票率的一次)
- 台灣的候選人真的需要請專人玩社群媒體才能贏得年輕選票
- 3.未來總統大選若採用線上投票,預計可省下67億美元的產值
- 因為選舉的重要性與安全性遠高於預算,所以我覺得不應該使用,否則可能會付出更高的代價
- 4.關於集合智慧的可能應用(Ex: Google Trend)我們才剛接觸他的開端而已,例如預測流感疫情,預測英國下任首相等等
- 相關統計資料十分容易取得,如何正確的分析及判斷就相當重要,不過預測準確性也取決於取樣數的大小,分析過小的議題可能不具代表性
- 5.歐巴馬信賴社群媒體,讓大眾擁有他的品牌,並把他的品牌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境界,財星500大公司應該學習這樣的做法
- 國內的大品牌多半沒有這樣的認知,新進品牌對於這部份大多作的不錯
- 6.政治人物和政府就像事業一樣,需要跟上社群媒體的進步,否則就會跟不上時代。在政治上善用社群媒體,可以產生很大的效益,從歐巴馬2008的勝選即可見得。沒有網路,歐巴馬就無法當選
- 我期待看到一個更加透明的政府,政府也應該在以不危及國家級群體利益的前提下將行政歷程與作法透過社群媒體公開(公開時也請不要寫沒人看得懂得公文),這樣有助於大眾瞭解行政,民眾也會增加對政府的認同感以及向心力。
- 官僚作風與故步自封的做法將不會被新一代年輕人所認同,從年輕族群的投票率逐年降低可以得見這樣的趨勢
- Chapter 5:我比較在乎鄰居怎麼想,而非Google怎麼想(本章提及很多不錯的實例值得細讀)
- 1.消費者透過社群媒體向同儕尋求產品、服務、健康等方面的建議,只有生產卓越產品與服務的公司才會是大家討論的內容,平庸的東西很快就會消失。如今,76%的人聽信別人的說法,15%的人依賴廣告。
- N世代的特徵,仰賴朋友的推薦選購產品。
- 突出的產品會透過網路宣傳更快的暴紅(也會更快的銷聲匿跡),因此不斷加強自己的競爭力以及獨特性才能在快速淘汰的市場中生存
- 2.社群媒體可以削減冗員,使社會變得更有效率
- 行銷人員必須懂社群媒體,而且如此的決策將影響生產及其他塊面,而非生產去影響行銷
- 3.俗話說:東西不可能有便宜又快又好,這話在社群媒體上不見得成立,你還是可能獲得三者兼顧的東西
- 書中提及可以使用現有的程式或API (如Google and FaceBook)去開發相關平台上的程式,使用這些API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話題正確且運用得當的話確實可以得到很多關注
- 透過網路及口碑行銷可以讓原本是小眾化的商品更容易被對應的顧客發現,讓小眾商品也有存活的機會
- 4.電子書以及文章的置入性行銷
- Ex:在小說提及主角在暢飲”可口可樂“,而不是主角在暢飲冰涼的汽水,並且“可口可樂”這個詞是超連結的形態,廣告主並可以追溯成效
- 5.最成功的社群媒體與行動應用程式可以讓使用者在傳閱時炫耀、競爭,或看起來很酷的東西
所以我們有刪不完的心理測驗與遊戲提示- 簡單來說在做上述動作的同時希望可以得到他人的關注與回應,這也是這個世代上社群網站的主要目的之一,業者若能妥善利用這些特點就能做到不錯的行銷
- 6.Google在搜尋競爭中遇到的最大威脅,不是另一個搜尋引擎,而是大家逐漸轉往社群媒體上搜尋。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產品和服務找上我們
- 這點我不太苟同
- FB表示自己主攻的服務不是搜尋而是社交,而且FB本身不開放Google搜尋(賊),不過Google可以"即時的"搜尋Twitter,所以這些搜尋是在Google搜尋的子集合內,只要會應用工具就可以找到你要的東西
- 與其說搜尋不如說會被朋友(口碑)所影響,人云亦云,你買我也買的結果造就了消費膨脹與資源浪費
- Chapter 6:社交精神分裂的消失
- 1.社群媒體內的透明化和資訊交流速度消除了我們精神分裂的行為。不久以後,我們不會再有「工作人格」和「玩樂人格」了。個人和公司都必須有一個本質,並遵守那個本質
-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需要隱私,不是甚麼話都適合跟所有的人講。你當然不會希望當你抱怨工作的時候被你的上司以及同事看到。基本上我不會跟具有工作上有密切關係的人交換FB
- 透明化有好有壞,如果你希望能多多瞭解別人,相對的你也需要讓他人多多瞭解你,不過你不知道對方得意圖或是想法,原則上放在網路上的東西必須要是“被全世界知道也沒關係”的事
- “如果你媽可以看你寫的東西,你和她都不覺的尷尬,那就沒有關係”
- 2.公司或個人追求「樣樣通」比較不利,充分發揮核心優勢比較有利、這樣才能和競爭對手有所區別
- 對於行銷而言,你要強調的必須要能濃縮到一個精確的概念,而不是“我們的東西比競爭品牌好,你可以在各大通路XXXOOO買到我們的商品”
- 3.生產卓越商品與服務的公司會是社群經濟的贏家,光靠打廣告的公司無法勝出。社群網站是全世界最廣大、最強大的推薦系統
- 直接廣告會漸漸失去她原有的優勢,未來會是口碑行銷與置入性行銷的時代
- 4.行銷人員的工作已經從創造廣告與推銷,變成需要聆聽、參與、回應潛在與現有顧客的需求
- 從網拍評價系統可以得知,即使有上千的好評,幾個不好的評價還是相當明顯,這樣透明的評價系統有助於優良店家快速累積名聲,且消費者可以透過評價系統監督不良的店家,幫助整體商家品質提升
- 客服也是銷售裡非常重要的一環,回購以及口碑推薦才能有效的提升業績
- Chapter 7:140字世界的贏家與輸家
- 1.任何人或公司都不完美,所以你最好承認缺點,大眾會因此敬重你
- 不要對消費者說謊,不然你很快就會被贓到。誠實絕對是最安全的做法(當然也可以稍微吹噓一點,你可以把七分說成十分,不可以把零分說成十分)
- 2.廣告以往都包含在內容(亦即節目、文章)的外部,現在需要和內容整合,以善用病毒式傳播的機會
- 消費者可能會對廣告產生排斥(看到廣告就轉台),如果能巧妙的善用置入性行銷(不要讓別人覺得一整個節目都在作宣傳跟電視購物一樣),再搭配網路傳播的力量,可以達到不錯的宣傳效果
- 3.公司應該像CNN及ESPN那樣善用「湯姆手法」,讓熱情的粉絲為你的商品、節目或服務貢獻心力
- 湯姆手法:取自湯姆歷險記(Mark Twain),湯姆有一次要漆圍籬打工,湯姆便將漆圍籬這件事包裝成很有趣的事,吸引他的朋友幫她把圍籬漆完。
- 網友希望對他們關注的事物有參與感,有些對商家很麻煩或是做不到的事,透過群眾的力量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並且把整個故事散撥出去,商家達成他的目的,群眾也得到參與感,一舉兩得
- 行銷必須要包含一個故事,越動人越好,並且讓群眾感同身受和有參與感,如此他們會將你的理念傳播出去
- 4.如今你的顧客/粉絲可能會是你未來的競爭對手,你應該要瞭解這點,積極防範這種事情發生
- 你的商業對手也會關注你的粉絲頁面,積極的交流才可以避免關注者的流失
- 5.多效法卡內基,少學David Ogivy,先聆聽,再推銷
- 6.在社群媒體中犯錯,比在社群媒體中甚麼都不做好
- 只要不是太誇張的錯誤,一般來說都可以被原諒,引此可以廣泛的嘗試各種行銷方法,失敗了,真摯的道歉就好
- 7.別忘了搜尋引擎優化和社群媒體是相輔相成的
- SEO....在做SEO之前,先觀察整體產業趨勢以及優化自己的產品吧,SEO過的垃圾還是垃圾,不會因為SEO過就變黃金
- Chapter 8:公司的下一步和「玻璃屋世代」
- 1.別為公司打造或複製社群網站,這是在自闢「夢魘之地」。你造好之後,大家很可能都不會來。比較好的方法是和現有的最佳社群媒體相連,你不是社群媒體公司,所以不用炫耀這方面的技術。
- 中小企業網站都喜歡建立自己的討論板,殊不知別人光是想看都懶,更何況是留言,把你的行銷火力留在臉書或其他社群媒體以及使用FaceBook Connect之類的API讓顧客直接在你的網頁上利用臉書分享跟互動是比較好的方式。
- 2.社群媒體讓行動裝置(而非電腦)變成主要的上網工具
- 使用者變得對社群媒體的黏著度非常高,不管在哪裡都必須要分心於這些資訊上
- LBS(Local Based Service)變得非常火紅(Ex: FB的打卡),商家可以考慮利用這些功能玩一些有趣的東西出來
- 3.社群媒體上的求職與求才資訊交流,已和10年前的資訊交流全然不同。顧主與員工之間因為這類資訊的交流增加而更加速配
- 這個在台灣還沒有很明顯,不過在國外有像linkedin的商業人脈網站,這等同於一份公開的履歷,顧主或是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上面檢視對象的商業人脈
- 4.社群媒體工具促成資訊迅速交流,使行銷越來越依賴推薦。同樣的,求職與求才也會比以前更依賴推薦
- 資訊爆炸的緣故, 商品太多讓人無從選擇,連挑選商品也是相當累人的工作,倚賴朋友的經驗變成是一種常態
- 5.年輕世代過於倚賴非語言與非面對面的互動,所以人際溝通技巧開始變差
- 殊不知有多少小朋友在正式文件、考試、履歷表上寫注音文與火星文,不過這是一個整體趨勢,我們也只能調適自己去適應新一個世代的想法
- 小朋友講話逐漸流於形式與情感,因此把話說清楚跟明確的表達一件事的能力也逐年下降。不過最糟糕的事莫過於不讀文字了。
- 6.搜尋引擎結果和傳統網路廣告模式已經過時了,社群媒體會推動兩者改革,否則他們的市佔率會大幅下滑
- 與其說社群媒體推動改革,不如說社群媒體另闢了一個戰場,並且漸漸威脅到傳統的網路廣告,不過除非做非常精密的置入性行銷,不然所呈現的手法跟效果依然跟網路廣告差不多
- 7.個人與公司的整體成就主要是看他們在社群媒體上的成敗而定
- 站在品牌層面是如此,不過前提是你的商品還是要具備一定的市場水準
- 越是新的服務及商品(以及品牌)而言,她們跟網路的密切程度會比傳統產業高,因為消費者大多是年輕人。對於較於傳統的商品而言,網路對他們來說則是新的一個戰場
- 結語:
由於社群媒體是很新及汰換率很高的一個產業(誰知道FB可以再紅幾年),對於社群媒體行銷的部份,我們對時事的敏感程度以及反應速度將關鍵影響成效。以往一個有趣的新聞或是影片大概可以紅個一週,由於資訊快速流通的結果,往往一天,甚至短短幾個小時就已經把整體的效益消耗殆盡。如果你是內容生產者,就必須增加跟讀者的互動,定期生產出質精的文章或是影片。如果你是商家,行銷的速度及方法就變的相當重要。本書提及許多不錯的概念,不過仍缺乏有系統的整理以及分析,大多是採單一事件分析,因此建議讀者應廣泛吸收相關訊息並加以思考及應用,不能單純依照本書的指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